两
会
时
间
- 2022 -
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辽宁省建设海陆统筹,经略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我省是海洋资源大省,海岸线两千多公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海洋生物资源可利用率高,2021年9月26日,《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函【2021】91号)。如能把握当前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将大有可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辽宁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并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积极设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沈阳、大连、本溪、锦州等四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各有重点,集中优势,差异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辽宁省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生物科技基础研发实力较强,生物研发机构111家,科研院所15个,医药类高校18所,医药储备人才丰富,更是拥有以沈阳三生制药、东北制药集团、辽宁大成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类企业,拥有较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针对目前存在的海洋药源发现数量较少,海洋药物研发进展缓慢、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从事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等问题,农工党辽宁省委会建议—— 1 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在邻近技术源的区域设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并提供交通运输、水电、通讯及基本生活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发挥产业集聚效用。积极引导已有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进入园区或在园区设立新的企业,针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及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此外,园区还应充分发挥拥有海洋研发人才的优势,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 2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省内医药高校、科研院所与生物医药企业结成产学研联盟,提高产业集群内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综合实验基地,采取共同出资入股的方式,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益共享体系等,将科研成果向中小型企业推广。不断完善集聚区域的服务体系,包括信息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为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规模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培训机构及企业家俱乐部等。另外,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激励机制建设,为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基本动力。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引进专业人才和高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组织科技、人事等相关部门按照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制定住房、工作岗位、工资待遇、户籍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国内外研究机构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与国内重点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对其进行整体引入或吸引其设立分支机构,进行人才的整体引入,迅速弥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人才缺失;与高等院校及各类职业院校进行合作,设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同高校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培养涉海专业人才。 4 出台专项优惠政策培养龙头企业 我省海洋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重点在省内培育领军企业。根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筛选省内具有一定规模、拥有核心产品或技术、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大型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对现有企业,要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调整,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入股,尤其要吸纳战略投资者入股,以助于做大做强;引导省内知名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企业进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型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科技专项扶持计划,给予中小企业专项财政补贴,推动具有发展潜力的海洋生物医药项目发展,进而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中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