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派往襄阳的一名尖兵,农工党党员、医生庞昶已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找到了用武之地。"我在中国医科大学感染科硕士毕业;从事全科医学,重点是呼吸方向,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庞昶所支援的是襄阳一院感染科九病区。目前有患者13人,大多是年长的老人,"这些患者的病情都很复杂,有多种基础疾病,有胃癌晚期全流食的,有尿毒症的,还有糖尿病重症、糖尿病足的,都是八十多岁。即便没有感染肺炎,这些病对这个年龄段的老人都是致命的,现在普遍是处于疑似状态,确诊后转诊。"庞昶说,现在这些患者核酸抗体都是两次阴性,肺CT不好,"是普通病毒感染还是新冠肺炎,还需要通过治疗进一步复查。"
一直在研究"指南",
到襄阳后持续和同行切磋
"在沈阳待命时,我就开始看'指南',第四版、第五版,现在第六版出来了,我一直在关注,因为随时有变化。"
庞昶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业务精湛,但是对于驰援襄阳抱着极度审慎、认真的态度。
他的多位同学老师都已经赶到武汉驰援,有在协和东区的,有在雷神山的,大家频繁在交流业务,关于防护措施、治疗经验,"希望治疗效果更好些,方案更精准,帮助尽可能多的患者早日出院回家。"
妻子说我是英雄,但英雄不好当
进驻这个九病区的,有辽宁来的四位医生、多位护士。随着进驻队伍熟悉工作,医院的九病区、十病区可能统一归辽宁医疗队接手。
对于未来工作的预期目标,庞昶说至少1个月,也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说实话,刚开始来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焦虑。但是出发前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拼搏在一线,也十分受鼓舞。逆行者确实不容易,很多人说白衣天使是英雄,我爱人跟我说,去抗击疫情的医护都是英雄,但是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我深有同感,但也做好了准备,要全力付出!"
2月22日起,庞昶开始和武行的同行排班,病房参照重症ICU的模式去管理,"13个患者,哪个医生值班,全由你负责。下药、医嘱、包括病程管理。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做好自己,希望发挥更大作用
对看待自己参与这次救援的表现,庞昶说:"感觉特别光荣,我和武汉的医生们也在交流,大家有一个共识和同感吧,武汉等多地区封城,我们国家十几亿人统一动作,这在全世界上历史上是没有过的现象,这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壮举。我们是这个壮举的一部分,我们一定会赢得胜利。"
他期待疫苗研发、特效药研发的进程越快越好。这个病毒带来的影响戛然而止,是最好了。作为临床医生,他们接触各种患者的情况、变化,比如呼吸道疾病和引发的炎症,会在爆发时攻击心脏、肾脏,导致肾衰、心衰,需要根据病理、解剖、临床数据和信息,为形成权威的结论提供依据。实践出真知,庞昶觉得他们就是在实践。对病毒的认知人们也在不断更新。看看SARS,突然就消失了,再也不见了,最乐观的预期,希望有一天这个病毒没了,再也不出现了。至于它会不会变成慢性,频繁爆发,现在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边研究边看。随着在临床累计的数据越来越多,他期待会换来科研成果更新、更好的变化。
作为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基层医生,庞昶发现在临床实践上,新冠肺炎患的肺CT和急性过敏性肺炎的CT影像是非常相像的,这无疑增加了他的临床经验,对临床诊断的帮助越来越大。他说,"如果现在不是知道了这个病毒,可能就会诊断这样的患者是急性肺水肿或急性过敏性肺炎。临床的影像资料、病理诊断,对疾病的发展和认识都是很有帮助的。医生的技能和水平是从实战中来的,我们做好自己,潜心救治,认真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驾驭疾病,更早、更快、更精准地诊疗疾病,储备经验。有了前车之鉴,医生可以造福患者,可以减少死亡率,把健康还给人们。"
(来源: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