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战场,捷报频传!3月8日,辽宁首例ECMO患者出院,他也是沈阳第六人民医院最后一位被治愈的重患。
记忆的时间轴转回到2月4日的那天晚上,由朝阳市紧急转入一名重型新冠肺炎并合并呼吸窘迫的患者,当时胸片显示双肺已经全白了。农工党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支部副主委、重症医学科主任吴云海的团队在接诊患者后给予积极的无创通气治疗,患者病情无改善,经省专家组会诊同意,决定立即予以患者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这位患者体型较胖,脖子较粗,属于插管难度很大的困难气道,更不巧的是,这位患者对麻醉剂反应非常大,如果大量麻醉,气道就不会开放了,所以无论是谁来执行插管,都会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这时,农工党党员班媛医生义无反顾向专家组申请实施气管插管,专家组综合考虑班媛医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ICU工作经验,就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
气管插管属于有创操作,操作者直接且完全暴露在患者气道下。班媛医生顶住压力,小心且娴熟地进行着步步操作。过程中,患者有大量的痰液喷溅到了她面屏上,玻璃窗外用手台指挥的吴云海胆战心惊,瞬间忐忑不安,这是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进行的插管操作!好在班媛医生有很高的专业素养,终于插管成功,为患者的生命打开了氧气的通道。
这名患者在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专家组果断应用了ECMO。
什么是人工肺ECMO?
ECMO就是针对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的体外膜氧合治疗。如果病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但不能维持很好的氧合,单纯呼吸机是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就需要使用ECMO。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把病人的血液引到体外,在体外用膜氧合器模拟肺的功能,来完成氧气交换,当把血液充分氧合之后,再回输到体内,所以相当于肺脏的功能。
人工肺的使用需要较高的条件和标准,操作很复杂,且需要在医生护士穿着三级防护的情况下操作。就这样,这位患者在吴云海、班媛等医护工作者的精心救治下,从2月9日上的ECMO,到17日撤除ECMO,短短的八天时间,终于情况趋于稳定,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之后,患者便进行了肺康复锻炼,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吴云海团队精心制定了一套康复计划,再配合患者的心理调整,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并于3月8日成功出院。
吴云海说:“正是专业的力量,团队的默契,每一位沈阳中心重症救治团队成员的付出,才能让沈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迈出坚实的步伐!”截至目前,沈阳六院新冠肺炎患者已累计治愈出院53人(全沈阳市累计治愈出院54人)。
他们的样子,便是中国的样子。正是因为沈阳有这么多像吴云海、班媛这样的专业、敬业、乐业、勤业的医护工作者,才能让垂死挣扎过的患者对世界、对人间多一份感恩、感动与感激;才能让人们在这场血雨腥风的“人疫大战”中拨云见日、再下一城;也才能记住,一群奋不顾身的勇士书写了刻骨铭心的历史、造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
让我们与风雨默默挥手,与希望紧紧相拥。相信再过不久,我们就会看见这些医护工作者不戴口罩的样子,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的笑容!